如何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目标?如何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落地生根?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多点发力,加快《方案》落地,加强行业督管,强化项目带动,提升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履约与国际交流,以创新思路带动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方案》落地开启新历程2016年11月30日,国办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开启了我国“全面保护湿地”的新历程。为让《方案》落地生根,2018年新建立国家层面的配套制度4项,加大工作督促指导力度,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方案均已出台,实现了全覆盖,各地湿地保护和发展有了航标。修订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专家评审通过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规范》,初步完成了《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规范》《退化湿地评估规范》《湿地生态监测规范》的研编工作,不断提升湿地保护与管理水平。
围绕国家相关战略规划湿地保护修复任务的落实,积极参与修订《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长江经济带退耕还湿工作方案》,开展了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湿地保护专题研究,为提升长江经济带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护航。重要湿地名录是湿地分级管理和落地定界的有力抓手。积极落实《方案》关于建立湿地分级体系的要求,推进重要湿地名录发布。
组织起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认定和发布规定》,并通过了局务会审议。督导各省(区、市)制定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及相关管理办法。目前,北京等13个省(区、市)已发布省级重要湿地541处。国土三调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
配合自然资源部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湿地调查,提出湿地调查技术方案,并提出设立湿地一级地类的湿地区划界定建议方案。继2017年湿地首次纳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后,2018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已明确设立湿地一级地类,包括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盐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等8个二级地类。2018年,国家层面湿地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湿地保护法正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制订立法工作方案,成立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任组长的湿地保护法起草领导小组,组建了立法专家组,加快推进湿地保护法的立法进程。
严监管让湿地资源更安全在多个监管领域中,滨海湿地是重点工作之一。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鸟类迁徙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长期以来,大规模围填海活动,造成滨海湿地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
湿地管理司积极参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滨海湿地保护问题研究工作,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后,配合抓好贯彻落实,有效地加大了滨海湿地保护力度。针对地方在湿地保护和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湿地管理司认真调研,严格督导,推动地方实施整改。先后两次对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整治和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现地调研核实和督促指导。
目前,湖南省责任追究工作已到位,湿地生态修复正在推进。对重庆三峡库区石柱段自然保护区、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地毁坏湿地、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及时开展现地调研核实,积极推进整改和生态修复。对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不力的山东、内蒙古等省份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19亿元推动湿地保护与修复国家高度重视项目建设,2018年安排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16亿元,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开展退耕还湿30万亩。
下达湿地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达3亿元,在9省开展了12个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工程。为确保湿地项目科学推进、取得实效,湿地管理司强化湿地规划实施和项目管理,组织对8个湿地大项目进行了业务审查,赴黑龙江、湖北、湖南等省开展了项目现地调研和立项考察,严把湿地保护工程立项关。进一步强化项目监管和评估,开展了《退耕还湿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实施情况调度总结,赴宁夏、陕西两省(区)进行现地核实。组织7个调研组,赴内蒙古、湖北等9省(区)开展湿地保护工程调研督办及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专题调研。
委托华东院、西北院开展了湿地补助项目、湿地保护工程监测评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评估表明,“十三五”以来,通过项目建设共修复退化湿地66万亩,实施退耕还湿50万亩。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保护湿地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适应湿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新制度、新要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一是创新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机制,实行晋升制。配合晋升制的实施,修订了《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制度。
二是规范试点验收,对122处提出验收申请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组织现场实地考察验收,1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三是着力提升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能力。
培训湿地公园管理人员350余人次。四是扩大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队伍,用典型示范推动国家湿地公园互学共创。五是推动湿地公园实现数字化管理,898处国家湿地公园数据全部录入湿地公园信息管理系统。
创新泥炭地调查工作机制泥炭地是地球上固碳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湿地管理司先后6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等多家单位沟通对接,创新性地建立了泥炭地调查工作机制,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泥炭地调查奠定了基础,将形成权威科学的调查成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已在青海省开展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本文来源:乐鱼电竞-www.shunqisiwang.com